宣传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立德树人>>师德建设>>正文

许昌学院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纲要

发布时间:2009-04-17 作者: 点击:[]

 

许昌学院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纲要

(草案)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颁发以来,我校党委积极探索和实践,在立德树人工作中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方案和措施,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为了进一步推动立德树人工作的深入化、系统化,在总结五年来我校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立德树人系统工作纲要,以便更好地指导和推动今后工程的深入开展。

 

一、实施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指导思想

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中央16号文件),以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为工作着力点,以培养造就基础扎实、素质全面、特长明显、能力突出、思想品德好、社会责任感强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培养目标定位,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大力推进立德树人工作方式方法的改进创新,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增强实效性,以多渠道、系统化、立体化的工作举措实施育人工作,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以“四全工程、五大建设、十项重点工作”统领立德树人工作全局

立足于构建“大德育”工作框架,建立合力机制、追求综合效应,以实施四全育人工程、加强五大基本建设,抓好十项重点工作统领立德树人工作全局。

“四全”工程就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面素质育人”的系统工程。“全员育人”是指高校的所有部门、所有教职工都负有育人职责。这是对施教主体而言提出的要求,就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仅仅是专职政工人员的责任,全校的教学、管理、服务各类人员都负有的育人职责。“全程育人”是指在大学生学习成长的全部过程中加强德育。这是在施教过程方面提出的工作要求。一是要认真研究和掌握大学生从入校到毕业、由低年级到高年级逐步成长的基本规律以及各个时段的思想特点和成才需求,科学规划和精心实施不同阶段的教育重点和具体举措,从而达到遵循规律、循序渐进、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的;二是在学生每周、每天学习和生活的全过程中都要渗透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使德育无处不在、无处不有;三是每项教育措施和活动都要做到善始善终,重视过程、重视细节、重视整体效应和潜移默化作用。“全方位育人”就是指在学校、社会、家庭这个大环境中,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措施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地实施德育。这是在施教阵地和途径方面提出的要求。一是要努力改善立德树人的社会大环境,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大力支持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二是重视发挥家庭亲人对大学生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积极探索学校、学生、家庭有机结合的育人机制;三是在时代条件下不断创新、完善和加强学校德育的新途径、新举措、新方法,构建立体化、网络化、现代化、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发挥出合力效应。“全面素质育人”就是指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这是对育人标准和教育内容提出的要求。德育应该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诸方面;智育包括科学素质、文化素质、技能素质等内容;体育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美育包括审美素养和艺术才能的培养教育。

“五大基本建设”一是加强党的建设,强化党对学校整体工作,特别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确保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用党的先进性引领高校德育工作,为立德树人工作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二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特别是处在一线的基层政工队伍建设,确保有足够的力量开展工作,把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三是加强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专兼职队伍相结合、全校紧密配合、学生自我教育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四是加强制度建设,根据上级有关精神和学校工作的实际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制定系统全面、扎实有效的工作方案,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项任务和要求的落实;五是加强硬件建设,就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逐步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条件、基本设施和育人环境,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项重点工作”,一是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学生,坚持“主渠道与多渠道合流、主课堂与大课堂交融”,对大学生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二是创造性地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三是坚持不懈地开展大学生社团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服务;四是培育大学文化、塑造大学精神,坚持不懈地抓好大学生基础文明素养教育和校风学风建设,努力构建“和谐校园、活力校园、学术校园、文明校园”;五是重视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三级心理保健网,开展心理普查、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六是大力加强学生党建工作,着眼于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度重视发展大学生入党工作;七是切实加强师德建设,深入开展“强师德、练师能、正师风、铸师魂”活动,充分发挥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作用;八是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充分发挥“三网四平台”(党建主题网站“先锋网”、德育主题网站“立德网”、校园文化主题网站“荷花网”和“颍川弦歌”大学生互动平台、校园新闻信息平台、师生博客交流平台、网络视频文娱平台)的育人作用,牢牢把握网上宣传教育的主动权;九是高度重视校园稳定工作,积极探索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建设,扎扎实实做好日常思想政治工作,贯彻“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理念,不断增进学生满意度;十是加强理论和实践研究,把握新时期大学生思想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新方法、新途径,大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以“一条主线、双向渗透、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促进大学生素质教育

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各级各类学校新世纪深化教育改革的总方向。教育部提出实施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工程,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推出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多年来,我校坚持探索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做到坚持“一条主线、双向渗透”的指导思想,以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为主要措施,以大学生社团为重要载体,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工作重点,以考评认证为动力杠杆,创造性地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一条主线、双向渗透”,就是紧紧围绕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人成才实际需求,坚持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教学工作向思想政治工作渗透,思想政治工作向教学工作渗透,把立德树人工作融入素质拓展工作之中,充分利用正课之外的广阔时空,组织开展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

“十大类素质拓展活动”是对坚持立德树人、实施素质教育各项活动加以归纳和包装提出的:一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理论殿堂”活动;二是以加强学生思想观念、思想方法、思维方式、思考能力培养锻炼为宗旨的“思想列车”活动;三是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防治,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为宗旨的“心理驿站”活动;四是以发展学生兴趣爱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内容的“知识公园”活动;五是以加强学生实践技能锻炼,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的的“技能擂台”活动;六是以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审美素养教育为宗旨的“文化快餐”讲座;七是以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为宗旨的“实践天地”活动;八是以愉悦学生心身、活跃校园生活、增强学生体质和艺术才能为目标的“文体乐园”活动;九是以建设健康上进的网络文化、充分发挥网上思想政治教育积极作用为宗旨的“网络世界”活动;十是以沟通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情感,做好日常思想工作,化解各种矛盾为宗旨的“心灵桥梁”活动。

 

四、以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心,构建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构建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是立德树人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要目标。开展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精神世界的塑造,必须重点抓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熔铸学生,以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为基础,以践行“八荣八耻”为道德准则,以历练校训校风和做到“六讲六无”为基本要求,以追求“三实三高”为行动口号,悉心构建大学生健康向上的精神家园。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探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和武装青年学生,是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造就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然要求和根本保证,是高等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核心内容。

扎实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坚持“主渠道与多渠道合流,主课堂与大课堂交融”,在切实抓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主渠道、主课堂作用的基础上,重视挖掘和发挥正课之外的多渠道、大课堂的教育作用,长期不懈地坚持开展理论热点大型系列专题讲座,并通过党校学习班、团校学习班、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社团、每周政治理论学习和平时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等多种途径,深入进行马克思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路线方针和形势政治教育,着力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树立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远大志向。

践行“八荣八耻”,就是要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奉为道德准则,作用立身之本,把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统一起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融合起来,把理论指导和行为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行。

历练校训校风,做到“六讲六无”,是我校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应当遵循的基本道德要求。道德修养不能只是唱高调、讲空话,必须首先扎扎实实地从日常言行基础文明做起。我们的校训“崇德砺志、博学敬业”,校风“团结活泼、勤奋严谨、文明诚信、求实创新”和基础文明“六讲六无”(语言讲文雅、行为讲文明、校园讲秩序,环境讲卫生、人际讲和谐、处事讲真诚;地上无杂物、墙上无污迹、门窗无灰尘、生活无陋习、口中无秽语、行为无违纪)应当成为大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最基本的文明行为准则。

追求“三实三高”,就是倡导大学生以追求“诚实、朴实、充实和高雅、高尚、崇高”为行动口号来要求自己、激励自己,以此作为人生之本、事业之基、力量之源。诚实即诚信待人、踏实可靠,朴实即思想纯朴、作风务实,充实即生活充实、日有所为;高雅、高尚、崇高旨在说明大学是高雅之堂,大学生应该成为高雅之士、高尚之人。这三者是一致的,又是一个由低到高的递进关系,只要日常言行坚持不辍做到高雅,就能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高尚,最终就能成为一个崇高的人。

五、高度重视和切实抓好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健康发展、成人成才创造良好环境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办学理念、学校精神、历史传统、文化氛围、治校方略、校风学风、环境面貌等方面的综合体现,是学校发展的软实力。建设具有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是立德树人系统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以构建“和谐校园、活力校园、学术校园、文明校园”为目标,以精神文明创建和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为重点,不断深化办学理念,塑造大学精神,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文化品位,努力把我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校风优良、人际和谐、文化厚重、管理先进、质量过硬、品位高雅、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

 

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要在全面贯彻落实《许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

 

第二,大力加强校风建设,塑造许昌学院精神。坚持不懈地开展校风、学风、教风和工作作风建设活动,深入开展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教育,崇尚和谐,追求至善。引导广大师生认真践行校训校风,用实际行动铸造崇德砺志的进取精神,勤奋严谨的治学精神,团结和谐的合作精神,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

 

第三,加强学术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学术、重视科研,是大学最重要的特征,是学校魅力之所在。要牢固树立教学神圣的理念,坚持教学中心地位,狠抓质量提升,注重内涵发展,以浓厚的学术氛围感染师生、陶冶师生,铸造更多大师大才。

 

第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富有现代气息的活力校园。紧跟时代步伐,关注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需求,创造性地开展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学术科技活动、素质锻炼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体育娱乐活动等,着力抓好网络文化、社团文化、手机文化、视频文化等新的文化载体,充分发挥其积极的育人作用。使校园充满生机和活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搭建广阔平台。

 

第五,发掘历史文化底蕴,彰显学校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学校及所在城市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整合和优化校园文化资源,培育富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规范使用校徽、校旗、校训、校风、校歌,完善和彰显学校形象标识体系,强化建筑、道路、设施、教室、公寓、餐厅等校园空间的文化内涵,切实抓好校园绿化、净化、美化、亮化,建设绿色校园、人文校园、高雅校园。

 

六、构建稳定工作长效机制,促进校园和谐稳定

 

维护高校稳定是推动学校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也是高校立德树人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高校稳定工作必须着力改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立足于构建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增强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和经常性,坚持标本兼治、预防为主、齐抓共管、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稳定工作长效机制包括相互关联的六个方面,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一是建立健全基础服务预防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服务至上的理念,不断提高学生满意度,是保持稳定的基础性工作。基础服务预防机制主要包括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学习生活服务机制、环境治安防范机制、互助关怀帮扶机制等。

 

二是建立健全思想教育疏导机制。加强教育,理顺思想,疏导情绪,是化解矛盾、保持稳定的重要前提。要坚持普遍教育与针对性教育相结合,经常性教育与专项重点教育相结合,正面典型引导与反面典型警示相结合,教育疏导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从而晓之以理、警之以法、导之以行、约之以纪,防患于未然,保持和谐稳定。

 

三是建立健全意见诉求表达机制。疏通意见诉求表达渠道,及时征询师生的意见建议,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是维护稳定的关键环节。要建立健全校领导值班与接待日制度、辅导员与学生谈心制度,通过座谈、问卷、意见箱、博客、电话等渠道征询意见制度等,使学生的利益诉求和意见建议能够及时、顺畅、充分地得以表达,并及时予以解决和处理。

 

四是建立健全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及时掌握思想动态和情报信息,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是维护稳定的第一道关卡,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环。要充分关注网上舆情、手机信息、国际国内重大事件、校内重要事件和重要工作等情况对青年学生的思想影响、对于师生情绪与公众舆论等方面的情报信息,要及时分析,预测动向,作出预警反应。

 

五是建立健全潜在矛盾化解机制。无论如何做好教育疏导和事先防范工作,各种各样的矛盾纠纷都不可能完全避免,所以必须建立和完善矛盾化解和纠纷处理机制。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情况,应着力抓好学生利益纠纷申诉的处理机制、学生意外事故处理机制、学生违纪行为处理机制、管理服务中矛盾冲突处理机制等,这些潜在矛盾和问题处理好了,就能避免更大更尖锐的危机冲突发生。

 

六是建立健全危机冲突处理机制。这里所指的危机冲突是已经酿成事端、形成冲突、影响稳定的事件。一旦发展到这个地步,往往矛盾已比较尖锐,情况比较复杂,必须启动有关应急预案,按照一定的法律、纪律规定进行妥善处理,努力使事态尽快平息,尽可能减小对安全稳定大局的影响和损失。

 

七、改进创新立德树人工作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中央16号文件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做到“三贴近”,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感染力,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在于不断研究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特点、新规律,探索新途径、新方法。创新探索应该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全过程。

 

我校立德树人工作,在认真坚持和发扬我党思想政治工作优良传统和我校创造积累的工作经验基础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点创新探索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着力探索日常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的新方法、新举措。立足于努力做到“三贴近”,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充分挖掘和发挥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开展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修养、自我服务,艺“思想列车”活动为品牌,探索实施包含“思路汇集——思考辨析——思想交流等环节的“三思”教育模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思想热点大家谈”活动,把思想政治学习教育活动变成大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富于创造的自觉行动,使学生富于思想、勤于思考、善于思辨、缜于思维。

 

第二,大力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文化建设。要高度重视网络新载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强大作用,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建设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三网四平台”,即以党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先锋网”, 以思想道德教育以为主要内容的“立德网”, 以校园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荷花网”,和“颍川弦歌”大学生互动平台、校园新闻信息平台、师生博客交流平台、网络视频文娱平台等四个网上交流平台,为学生创造健康向上、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魅力的网络世界。

 

第三,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和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强化一个载体,即以大学生社团为载体,把广大学生吸引和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培养和锻炼兴趣特长和实践技能;着力抓好五大活动,一是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技术作品竞赛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是我校每年下半年举行的社团文化暨科技活动节;三是我校平时开展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四是寒暑假期开展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五是青年志愿者开展的“四进社区”“三下乡”活动。

 

第四,以大力加强实践教学为重点,切实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方法。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互动式、实训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积极引导学生密切关注、科学分析和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不断提高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坚持和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点教学院(部)担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导师的制度,在全面落实导师职责的前提下,重点参与指导“思想热点大家谈”教育方式的实施。在教学评价中要重点考评教学方法的改进创新和授课说服力、感染力的实际效果,重点考察参与指导各类学生思想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实践教学情况。实践教学要纳入教学工作量计算,考评结果要同有关利益直接挂钩。

 

第五,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以许昌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为主导,以心理教育专业为依托,扎实开展大学生心理教育与咨询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三级心理保健网,认真抓好心理建档、心理教育与辅导、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和疾病防治等环节,构建专家咨询、朋辈咨询、大学生社团组织相关活动和学生自我修养锻炼的合力机制,办好每年的心理健康活动周,通过多种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完善人格。

 

第六,贯彻“三贴近”原则,切实做好日常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重心下移,各级思想政治工作者都要深入基层、深入学生、深入实际抓好日常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辅导员与学生谈心交流制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联点担任导师制度、学校家长学生互动交流制度、学生意见建议征询与解决制度、困难学生帮扶救助制度和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服务工作制度等六项制度,把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工作原则落到实处,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上一条:关于开展2008——2009学年度师德考评及评选“十佳师德标兵”的通知 下一条:我校召开思政团学系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专题研讨会

关闭

中国 · 许昌 · 中共许昌学院委员会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报编辑部)
电话:0374-2968916(2968516)  E-mail:xcb@xcu.edu.cn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