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卫副省长再次莅临我校作形势政策报告
毛万春陪同 仉建涛主持

本报讯 9月27日上午,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大卫博士专程莅临我校,为我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纵谈国内外经济形势和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问题。这是张大卫副省长3年来第三次专程莅临我校,为我校师生作形势政策报告。中共许昌市委书记毛万春,我校党政领导仉建涛、陈建国、汪庆华、黄桂贞、晁召行、张建军、马超、赵正风等同志出席报告会,我校全体中层干部、社科部全体教师、各院部团总支书记和学生代表600余人聆听了报告。
报告会由学校党委书记仉建涛主持。
张大卫副省长的报告分三个部分:一是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二是关于环境保护的节能减排问题,三是与许昌市有关的“一个载体、三个体系”的中原城市发展战略问题。
张大卫副省长在报告中首先介绍了去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面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宏观经济调控措施,重点介绍了我国政府2008年以来,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及时采取的不同调控措施。
张副省长指出,就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看,世界经济的自主复苏还缺乏动力;部分国家就业形势持续恶化,经济陷入萎缩;国际金融形势不容乐观;世界范围内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抬头。与此同时,各国普遍采取的刺激经济计划可能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也不容忽视。
在谈到我国经济形势时,张副省长指出,和国外相比,我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时采取措施及时得力,宏观经济形势相对良好,体现了我国政治经济体制的优越性。特别是近几个月来,我国的宏观经济出现了积极变化,表现在企业生产恢复,社会就业快速增长,企业信心增强,我国政府采取的积极的经济政策初显成效,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的势头明显。但是,我们需要密切关注政府投资过大是否会产生民营经济“挤出”现象;关注投资规模过大是否会出现产能过剩问题;关注信贷规模过快增长是否会带来金融风险问题等。
作为我省主管环境保护问题等工作的领导,张大卫副省长在报告中给大家介绍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厘岛路线图”的国际环境保护进程概况,重点介绍了世界各国在温室气体减排问题上的博弈和妥协。张副省长指出,就我国情况看,我们第一要调整产业结构,减少污染产生;第二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减污排污技术和减污排污资金;第三要促进排污权交易;第四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林业和低碳经济,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在谈到中原城市发展战略问题时,张大卫副省长指出,中原地区是全国的综合性交通运输枢纽,我们要建设成为国家的粮食基地、能源材料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规划,要建设一批有活力的城市群,促进区域竞争力。要以产业集聚区建设为载体,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城镇体系和自主创新体系。
在谈到许昌市未来发展时,张大卫副省长指出,许昌市距离郑州非常近,石(石家庄)—武(武汉)高速铁路通车后,许昌将进入以郑州为中心的“半小时经济圈”。从目前情况来看,许昌市充满活力,已经拥有现代产业体系和城市体系,有重要的城市分工,有自主创新能力,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成复合型、集约型和节约型城市。
张大卫副省长的报告赢得了全场师生的热烈掌声。
我校党委书记仉建涛同志在报告会结束时作总结发言。仉书记指出,张副省长的报告立足河南、放眼世界,数据翔实,分析透彻,深入浅出,回答了高校师生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我们科学地观察了解国内外经济形势、深入关注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报告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推动学校事业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合格本科院校,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摄影:朱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