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许昌学院深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内涵,提出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面向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目标三个层面产出的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研究,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对工程教育专业的持续改进提供了有益探索,提升了工程教育水平和卓越工程人才培养质量。
立足地方特色产业——培养目标“顶天立地”
学校锚定国家、许昌区域社会经济、地方产业技术发展的现实需求,结合办学定位和相关专业发展现状及用人单位、家长和校友期望等因素制定培养目标,建立完善了培养目标合理性的评价和修订机制,定期开展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通过校友座谈会、用人单位评价和毕业生自我评价等形式获得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达成评价信息,研讨论证后形成评价分析报告,作为培养目标修订的依据以及毕业要求持续改进的依据。
对标学生核心素养——毕业要求“全面覆盖”
学校建立了面向产出的毕业要求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通过基于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定量评价法、基于毕业生问卷调查和毕业设计指导教师问卷调查的定性评价法,形成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分析报告,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专业负责人和课程组,用于持续改进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以及教学评价。这一举措实现了对工程教育认证所提出的专业能力、通用能力以及社会素养等方面的要求全覆盖,并聚焦了对学生解决复杂工程能力的培养,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学生就业质量逐年提高,相关专业近两年河南省国家电网录取率稳居全省前列。
夯实“金课”建设——课程体系建设科学合理
学校通过反向设计、正向施工,根据毕业要求规定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体系,大大提升了专业竞争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了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机制,成立了课程目标达成评价与持续改进工作组,明确课程质量评价小组、课程组的主要职责和任务,对培养方案中开设的课程,通过课程目标直接评价法和间接评价法,形成课程质量评价报告,最后由课程质量评价小组审核并反馈给课程组,课程组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内容等进行持续改进。
闭环运行“三个产出”——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三个产出”以“达成评价—问题反馈—持续改进”为切入点,注重闭环反馈运行,实现了工程教育的全链条、系统性和整体性研究。
得益于该成果的有效运用,许昌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于2019年1月通过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按课程目标产出开展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电力装备智能制造教师团队”成功入选第三批“河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电力装备智能制造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项目”入选河南省高校产教融合品牌项目。该研究成果还在省内外三所高校推广应用,涉及认证专业12个,受益教师近150人,受益学生1400余人。
新闻链接:https://jyt.henan.gov.cn/2023/11-02/2841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