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

| 创建简报 |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精神文明>>创建简报>>正文

创文简报2014第5期

发布时间:2014-05-31 作者: 点击:[]

许昌学院精神文明创建指导委员会办公室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简报

2014年第5

许昌市城市节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我校举行

511日上午,由市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的第23个“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我校文化广场拉开了序幕。许昌市副市长张海涛、许昌学院副院长赵正风及有关领导出席了启动仪式,我校学生代表全体市民宣读了《节约用水倡议书》,重申了节约用水的重要意义和我市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

今年511日至17日是我国第23个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本届主题为“全面推进城市节水,点滴铸就生态文明”。我市作为节水型城市,向全社会开展节水知识宣传尤为重要。为组织这次活动,我校后勤集团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工作,制作宣传版面、保障电力供应、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等。

据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节水宣传周活动期间,我市将利用各种媒体,向公众宣传节水公益宣传,倡导科学用书,普及节水型器具,引导市民自觉节约用水,增强全民节水意识。

 

 

 

 

 

 

博物馆日“邂逅”助残日,农博馆迎来“特殊”客人

517日下午,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来自许昌市特殊教育学校的41名聋哑儿童。在手语老师、博物馆讲解员和志愿者的陪同下,聋哑学生相继参观了农博馆“农耕源流”、“农耕器具”、“农耕风貌”等十六个专题展厅以及正在举办的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

当走进博物馆展厅,这些长期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面对琳琅满目的展品,一双双好奇的眼睛流露出惊奇与热爱。在参观的过程中,每当博物馆讲解员讲解完一个展品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静默,这是手语老师正在把讲解员讲过的内容通过手语表达给孩子们。虽然孩子们无法亲耳听到讲解,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他们的热情。看着摆放在展厅中的旧石碾、纺花车、竹编大簸箩、二十四节气图等这些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的农耕物件,孩子们用手语兴奋地交流着,感知着传统农耕文化的魅力。特殊学校的赵丽锋老师对记者说:“非常感谢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参观条件和优秀的讲解,虽然孩子们还不能完全理解古老的农耕文化,但今天的参观活动一定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深刻印象。他们看到了我们的祖辈是怎样生活的,也会更好地融入当下时代的生活。”

许昌学院原正校级调研员、中原农耕文化博物馆名誉馆长汪庆华书记告诉记者:“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以“博物馆藏品架起沟通的桥梁”为主题,我们农博馆相应提出了“农博拓展育人渠道、藏品架起沟通桥梁”的口号,就是希望通过博物馆这个桥梁,让大家彼此联系在一起。今年的博物馆日恰好和第24个全国助残日赶在了一起,所以我们特地邀请这些孩子们来博物馆,让他们也能够亲自感受到农耕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希望我们这种方式能够给这些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孩子带来社会的温暖。”

作为我省首家以中原农耕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农博馆开馆以来,受到了社会较广泛的关注和参观者欢迎。在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前后,农博馆特别推出“中原农耕往昔风貌(老照片)展览”,吸引了许多在校学生和市民前来参观。

 

 

 

 

 

 

 

 


上一条:创文简报2014第6期 下一条:创文简报2014第4期

关闭

中国 · 许昌 · 中共许昌学院委员会宣传部(新闻中心、校报编辑部)
电话:0374-2968916(2968516)  E-mail:xcb@xcu.edu.cn    
地址:许昌市八一路88号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