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简报
2014年第9期

我校“文明天使”志愿者节假日坚守执勤岗
9月8日上午7点30分,记者在八一路和北关大街路口看到,四名佩戴着志愿者袖章,手拿红色小旗的来自许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的志愿者正在一丝不苟地协助维持交通秩序。时值中秋佳节,街上的行人、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我校志愿者节假日坚守岗位,获得了市民的好评。
为进一步弘扬志愿服务精神,认真履行省级文明单位的社会责任,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做贡献,7月26日,我校全面启动“文明天使”行动,执勤岗点和路段包括八一路与北关大街交叉口、八一路(劳动路至北关大街)段,主要职责为卫生保洁、交通引导、秩序维护、不文明行为劝阻等。
活动开展以来,广大师生志愿者不畏酷暑,风雨无阻,无私奉献,倡导文明新风,向许昌市民展示了我校师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文学与传媒学院举办2014中秋诗会
9月9日晚七点,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主办的2014 “同抒爱国情,共享华夏月”中秋诗歌朗诵会在我校B合七演播厅隆重举行。许昌学院资助管理中心主任王恩超,文学与传媒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赵茹、许昌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播钱汇丰、《聚焦30分》主持人贾海燕,以及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观看了诗会。
诗会在西北师范大学教授、文学与传媒学院原特聘教授姚冠群的作品《忆秦娥·甲午中秋寄友人》的朗诵中拉开帷幕。
《东方的月亮》、《咏月》、《月满相思情》等一首首声情并茂的配乐诗歌散文使整个夜晚充满了高雅的文化气氛和浓浓的浪漫诗情,不断激起阵阵热烈的掌声。此外,作为本场晚会的中间环节,现场的礼仪还向各位嘉宾和观众发放了精美的月饼。大家一边品尝着美味的月饼,一边欣赏着优雅的诗歌朗诵,共同感受着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最后全场齐声朗诵《水调歌头》,为本场诗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许昌学院工会举行教职工文明有礼培育专题讲座
9月18日下午3点,校工会在办公楼三楼第三会议室召开许昌学院教职工文明有礼培育专题培训会,特邀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张利教授做了专题讲座。
培训会由校工会副主席李福正主持并作了讲话: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进一步巩固许昌学院文明创建成果,持续推进文明有礼培育活动,强化许昌学院教职工的责任意识,努力将文明有礼培育活动作为提升干部素质、推动文明单位创建的重要载体,引导全校教职工说文明话、干文明事、做文明人,为创建全国文明单位增光添彩。
张利教授重点从仪表服饰礼仪、表情举止礼仪、办公室礼仪、电话礼仪等方面讲述了教师礼仪,为参加培训者献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文明大餐。
许昌市迎国庆“印象许昌2014”祝福祖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在我校启动
“我爱你祖国”、“祝福伟大祖国繁荣富强”、“国泰民安”……与会领导和师生把一句句对伟大祖国的祝福题写在活动背景墙上。这是许昌市迎国庆“印象许昌2014”祝福祖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启动仪式现场令人激动的一幕。
在伟大祖国65周年国庆来临之际,为进一步宣传许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树立良好城市形象,9月19日上午,由许昌市文明办和许昌学院党委宣传部联合举办的迎国庆“印象许昌2014”祝福祖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启动仪式在许昌学院弘毅广场举行。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超、许昌市文明办副主任孔庆阁出席仪式,许昌学院学工部部长陈彪、团委副书记谢依楠,我校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骨干和200余名师生代表一起参加仪式。仪式由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校文明办副主任崔越主持。
启动仪式上,校党委副书记马超致辞。他说,网络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互联网新兴媒体,在凝聚民族精神、激发爱国热情、汇集社情民意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媒体的影响力越大,全社会对网络文明的期望值也就越高。为促进许昌市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在许昌市和许昌学院的共同努力下,2013年6月,许昌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在我校顺利揭牌。一年多来,指导中心在市文明办的领导下,为全市志愿者提供了有效平台,支持指导他们开展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迎国庆“印象许昌”祝福祖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正式启动,旨在展示许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祝福伟大祖国,希望大家踊跃积极参与,不断传递网络正能量。
校党委副书记马超说,今天许昌学院新浪官方微博也正式开通了,大家可以通过扫描背景墙上的二维码积极踊跃加粉加关注。许昌学院官方微博是网络新媒体时代我校宣传思想和舆论引导工作的又一平台,将成为微时代学校发布信息资讯、师生互动交流、提升学校美誉度的重要窗口。
仪式上,许昌市文明办副主任孔庆阁宣布活动正式启动。与会师生纷纷来到活动背景墙前,题写下自己对伟大祖国的深深祝福,并拿出手机扫描二维码编发微博、微信参与活动。
据悉,本次活动是许昌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和许昌学院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系列活动重要活动之一。活动时间为2014年9月19日至9月30日,活动期间,大家可以扫描背景布上的活动二维码,通过微博、微信等方式积极参与,发表对许昌市或许昌学院的印象,可以是对城市或学校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城市管理、风土人情、美食娱乐等的印象或是讲述自己经历过的、看到过的感人印象小故事,在网上掀起传播文明,祝福祖国的热潮。本次活动设置一等奖10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30名,并发放相应奖品。国庆节假期后,将在许昌文明网和许昌学院校园网公布获奖名单。
许昌市道德模范事迹巡讲团来我校作报告:那些温暖我们的人和事
9月26日下午,由许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主办,我校承办的许昌市道德模范巡讲报告会在学术报告厅举行。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超,许昌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创文办副主任刘宏军出席报告会,我校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我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崔越主持。
活动现场,“中国最美继母”、许昌第一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的代讲人李志华为我们讲述了当事人跪乞救养女的事迹,她把患有白血病的继女丁亚星当做亲生女儿,一方面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照顾她,另一方面倾尽全力为她治病。在走投无路之际,武雪梅含泪在许昌街头下跪求人,向捐款的好人磕头致谢。武雪梅的感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轰动,《人民日报》称她为“中国最美的继母”;党的十八大代表、许昌市第二届诚实守信道德模范、许昌市环卫工人李秋霞分享了她“脏了我一个,干净千万家”的环卫故事,身披晨露出门,衣浸汗水回家,没有节假日,从未睡到明,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是她22年来在“扮靓”这座城市同时的自我写照;河南省第四届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赵枝妮的代讲人武敏给大家带来了当事人几十年如一日照顾生病婆婆的动人篇章,虽身患多种疾病,但赵枝妮为了照顾偏瘫的婆婆,毅然学会了理发和护理,为挑起丈夫病故、小儿子车祸身亡、大儿子患小儿麻痹重度残疾后的家庭重担,在72岁高龄仍然到附近的工厂打零工……17年来,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演绎了一幕“只要有我在,咱家就不会垮”的当代好儿媳爱老敬老的感人事迹;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好军嫂、全国孝老爱亲道德模范吴新芬讲述了自己无反顾地嫁给伤残军人王俊景,只身走进西藏军营,尝尽人间酸甜苦辣,用自己柔弱的双肩撑起了一个军人之家的人生经历。他们用质朴的语言、翔实的事例和真挚的情感,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桩桩、一件件孝老爱亲的感人故事,他们诠释着道德的真谛,展示了我市不同行业不同岗位道德模范的平凡而又光彩照人的形象,持久温暖着每一位听众的内心。
许昌市委宣传部副调研员、创文办副主任刘宏军指出,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举办的道德巡讲活动就是要大力传播敬业奉献、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道德模范的善行义举,激发群众道德意识,用典型事迹感召人,用先进精神引领人,使道德模范的个人高尚行为逐步成为广大群众的整体自觉行动。
我校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诗歌朗诵会
9月26日晚,由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主办,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的“同抒华夏情·共筑中国梦”庆祝新中国成立65周年诗歌朗诵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圆满落幕。许昌学院党委副书记马超,党委学工部部长陈彪,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崔越,文学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赵新军、党总支副书记赵茹,许昌电视台《新闻联播》主持人钱汇丰等与600余名师生共同观看了朗诵会。
朗诵会分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三个篇章。在第一篇章中,朗诵者饱含深情,慷慨激昂地朗诵了《沁园春·长沙》、《囚歌》、《长征》、《卜算子·咏梅》、《我爱这土地》、《沁园春·雪》等经典诗词,再现新中国成立前的艰辛奋斗历程,引发大家“忆往昔峥嵘岁月”。在第二篇章中,诗歌《幸福的开端》带领大家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展现了幸福的光景。诗朗诵《祖国啊,我为你自豪》、《祖国的十月》表达炽热的爱国之情。第三篇章展望未来,诗朗诵《放飞中国梦》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实现伟大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最后,朗诵会在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中落下帷幕。三个篇章以伟大领袖毛泽东诗词中的句子命名,相互独立又联系紧密,脉络清晰,引领大家感受历史,珍惜今天,憧憬未来。
整场诗歌朗诵会厚重、高雅、大气,洋溢着浓郁的爱国气息和赤子情怀。本次诗歌朗诵会的成功举办,不仅讴歌了伟大祖国65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而且表达了全校广大师生对伟大祖国的无限热爱与崇敬之情,激励着广大师生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