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很长的四年校园生活,转眼大家就要各奔东西了。四年,看似很长,过起来却如此短暂。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处在人生的拐点处,他们将走出校园、走上职场。然而,据记者了解,今年这条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型之路并不好走。相关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共有高校毕业生749万人,比以往任何一年都多。大学生就业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他们又有什么可以和学弟、学妹分享的创业经验呢?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未走出校门却已走上创业之路,且颇有建树的大学生,请他们讲讲自己创业有何秘籍,为学弟、学妹提供参考。
年轻就要敢“创”,成功了有收获,失败了同样有收获
创业,算是如今最热门的话题。随着简政放权、定向调控、相关产业财税扶持政策等多项改革举措步步落实,创业环境呈现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有创业精神的年轻人跃跃欲试,一个被大家称为微创业的学生群体悄然产生,校园创业氛围点燃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23岁的徐晓楠是众多大学生创业者中的一员,也是许昌学院城乡规划与园林学院的一名大四学生。在走出校门之前,他就已成为同学之中的创业先行者。6月9日上午,记者见到了他,瘦瘦的身材,看着十分平凡,但谈吐中显露出常人所没有的睿智与稳健。
“我在大二的时候开始萌生创业这个想法的,也在那时付诸了行动。”徐晓楠告诉记者,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知识,他和3个室友、两个低一级的学弟,还有一个同班同学,因为共同的兴趣成立了一个团队,开始创业。2014年11月份,他们成立了许昌市银河GIS有限责任公司。如今,公司运转得很好,主要承接地籍测量与调查、三维分析与建模、城市管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业务。“我们现在正在做许昌市暴雨预警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徐晓楠骄傲地说。
“对于学弟、学妹,我根据自己的创业经验想告诉他们,不要怕,年轻就要敢‘创’,成功了有收获,失败了同样有收获。”徐晓楠说,借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创对了是创业,创错了是青春”。
徐晓楠还说,创业中难免遇到挫折和困难,这时,作为团队负责人要有信心。“我会先用阿Q精神自我安慰、自我调整,然后与小伙伴集思广益,商量对策。”徐晓楠说,与寝室兄弟进行深入谈心、解压之后,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在采访最后,徐晓楠还就校园创业给他带来了哪些好处进行了总结。他说,创办公司,让他得到了全面发展。“我们这些技术控给人们的印象常常是只懂技术,不懂与人沟通。创业正好锻炼了我们的沟通能力,否则怎么跟人家谈业务、谈合作?”徐晓楠说。
创业道路上有得也有失,切忌急功近利
除了徐晓楠外,许昌学院体育学院2011级毕业生陈钊辉也是未出校门就创业的先行者。同样是“90后”,今年22岁的陈钊辉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是阳光、帅气和健谈。他特别健谈,可能与他如今的工作性质有关,说起什么都条理清晰、头头是道。
陈钊辉如今经营着小辉灰文化传媒公司。说起自己的创业经历,陈钊辉告诉记者,虽然是体育学院的学生,但由于家里是做婚庆设备租赁的,耳濡目染,所以一入学他就对传媒行业产生了巨大的兴趣。他从学校晚会的布展做起,慢慢做到校外的婚礼、会议等布展、策划。大二时,他联合同学和朋友创办了这家传媒公司。
“公司如今有六七个人,运营得还不错。”陈钊辉说,如今,他们公司的业务涉及婚礼、汽车4S店宣传活动等。他们公司和多家房地产公司、酒店等有着密切的合作。“像许昌的苏荷酒吧开业庆典、宝马新车上市会等,都是我们做的。”陈钊辉骄傲地说。
“创业,我认为爱好最重要,否则很难支撑你走下去,可能稍微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放弃。所以,创业者一定要十分热爱所选这个行业。”陈钊辉说,除此之外,创业者还要勇于坚持和敢于尝试。“我做过很多项目,也失败过很多次,但谁能保证只要做就不会失败?所以,要敢于尝试,即使失败了,最起码不后悔,也能收获一些经验和教训。”陈钊辉说。
“还有就是创业切忌急功近利。要是说成功就成功了,大家都去创业了。”陈钊辉说,在大学创业,最好不要抱着赚多少的心态,要注重收获经验。创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校园里创业收获的是磨练。
“年轻人挣钱事小,积累人脉和经验更重要。”在采访最后,陈钊辉告诉记者,创业给自己带来了阅历、人脉、经验、财富的积累,在拼搏中磨砺了内心,丰富了人生。
既然干,就踏踏实实,努力才会有收获
许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的赵思雨今年24岁,也是一个阳光大男孩儿。
通过赵思雨的介绍,记者了解到,他的创业之路也不平凡。高中毕业的他开始接触吉他,从此喜欢上了音乐。进入大学他开始办社团,结交了不少音乐爱好者。“社团名字叫弦律社团,我连续担任了两届社长。”赵思雨说,社团最壮大的时候有300名团员,还在学校里举办了一场巅峰之夜演唱会,轰动一时。
“大二的时候受同学影响,我突然觉得不搞点儿创业,自己的大学生活就没有意义了。因此,根据自己的爱好,我在学校创业园申请了场地,开了家乐器行。”赵思雨说。开始,他把父亲给自己买电脑的钱节省下来,通过朋友在郑州琴行进货。就这样,小店开了起来,在图书馆负一楼,名字也很简单,叫乐器专卖,经营吉他、小提琴、大提琴、二胡等。
“创业之初并不顺利,没有生意,我压力很大,因为身边所有人都在看着。”赵思雨说,他当时绞尽脑汁想对策。“我当时考虑,如果我把社团活动办好了,提高自己在学校的影响力,乐器行可能慢慢地也就好了。”赵思雨说。
赵思雨一边搞策划,一边慢慢宣传。后来,学校知道乐器行的人越来越多。在大三开学的时候,他和一些会跳舞、敲架子鼓的同学办了一个培训基地,名字叫木乃伊音乐基地。
“我创业的目的是锻炼自己,为了更好地进入社会。”赵思雨说,他本身身体不太好,干不了重活儿,只能动动脑子,所以就全身心地投入创业之中。
赵思雨说,其间有很多人帮他。一个叫侯爵的同学看到他这样拼,就跟他一起创业。“创业不要急躁,既然干,就踏踏实实,努力才会有收获。”采访中,赵思雨提醒学弟、学妹,创业期间,投资须谨慎,要作最坏的打算,不要老是憧憬美好的未来。
此外,还应把握现在,思考未来,相信自己,拼一口气,未来总会好起来。
赵思雨说,马上就要毕业了,毕业后他打算继续跟朋友一起创业。不过,他们要换个思路,换个想法。“大学创业对我来说,是思想,是为人处事,是经商的一点点经验。”赵思雨说。(原载于《许昌晨报》)